《诗词歌赋》——2019夏季国际声乐大师班姜嘉锵老师讲座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2019年7月22日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声乐大师班打卡第8天
        经过一周的大师班特有的强化学习,学员们全部都进入了最佳状态。通过上下午各班一对一专业课训练,当天也少不了重量级嘉宾老师的对歌唱的诠释,今天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老师的精彩课程——《诗词歌赋》
 

        姜嘉锵 国家一级演员、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、中国声乐学会副会长、文化部艺术专业考评委员、中国艺术家联谊会理事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。 擅长演唱中国古曲诗词歌曲,被誉为“中国古诗词演唱第一人”。1956年后任中央歌舞团演员,中国舞剧团、中央民族乐团独唱演员,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。1956年始,从事演唱专业,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担任合唱《茶山谣》领唱,获金质奖章。1980年在文化部评比演出中获声乐表演一等奖。
        1987年被评为"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"。
        多年来他为电台、电视台、唱片公司、音像公司相继录制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《关雎》、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、《枫桥夜泊》、《钗头凤》、《水调歌头》等及现代题材作品《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》、《草原恋》、《川江无处不飞歌》、《挑担茶叶上北京》、《逛新城》等近五百首歌曲。并为《诸葛亮》、《家反悍秋》等数十部电影、电视片演唱主题歌或插曲。
        姜嘉锵老师是一位“80”后男高音歌唱家,为什么说是“80”后呢,因为姜老师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了(看着不像吧,哈哈,您现场听听姜老师唱歌,那就更不像了!),姜老先生又被誉为“国宝级”歌唱家。
        姜老师讲:艺术是不分家的,声乐和诗词、书法、美术、戏曲等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,在“诗词歌赋”的演唱当中,不能缺少诗词的平仄,不能没有书法的线条,不能丢失美术的画面,不能忘却戏曲的韵味。所谓诗词歌赋,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学的统称,这一称谓几乎可说是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集传统文学之大成。其中,诗词通常在人们的思维中有着严格的格律(主要指平仄、用韵和对仗等严格要求)的两种诗歌体裁(古体诗的平仄略微放宽些),但不能乱行韵和误用平仄的;所谓赋,其实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对仗规则和平仄要求。诗词歌赋的演唱还是有其自身的独特要求和演唱技巧的,演唱者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和规律,唱好这类作品也就不是太难之事了。
 

 
        讲座上,姜老师结合学员的演唱来讲作品,悉心指导,大家没有想到的是,80多岁高龄的姜老师发出的声音像三四十岁的声音,姜老师用清脆明亮的声音为学员示范,学员们感慨不已:姜老师精湛的歌唱技术和理念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究,姜老师年轻的心态、漂亮的音色更是令人佩服!课堂上掌声阵阵,一片啧啧赞扬之声! 
        艺术之路永无休止,德高望重的姜嘉锵老师还在不断的追求与探索,年轻歌者朋友们,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!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......